盟主李晓霞:共读,让家庭教育在最朴素的状态里回归本质
01
所有的选择,都应以生命为先
我在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做课程研发之前,曾在大学教音乐。
当然,在成为大学老师之前,我还有很多经历,这些经历也直接影响到我今天选择投身于家庭教育事业中来。
我十八岁中师毕业,在小学工作了两年。后来自己觉得学识不够,应该要去深造一下,然后我就考上了大学的音乐教育专业。
大学毕业以后,我做了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情,结婚;然后我又做了人生的第二件大事,生孩子。但是因为当时没有做好准备,身体不太好,怀孕的同时不能胜任工作,我就辞职在家里生孩子,然后做了三年的全职妈妈。
在带孩子的这三年当中,我觉得还是要做点什么事。
所以,在我的孩子读幼儿园的那年,我又重返大学读研究生。毕业以后,我来到了一所大学教音乐。
我的人生、前途、目标,似乎都清晰可见——会继续按部就班地在大学工作,评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。若是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,我甚至都可以看到我这一生结束的时候,我是什么样子。
但是,在2014年的时候,发生了我人生第三件大事,我又怀孕了。怀孕的同时,人生第四件大事也发生了,我考上博士了。因为机缘特殊,我必须要面临着一个很艰难的选择,是选择大学老师的工作和博士学位,还是选择生命?
虽然,潜意识里我已经有了决定,但是我仍然为这个决定哭了一个星期,这真的很让人纠结。有时候当我们说出一个决定的时候,觉得就是一句话的事情,但是真正让你面临着具体的选择:明天我要去上班还是留在家里的时候,就真的不那么确定了。
一边是你一直苦苦追寻的理想,一边是生命。
我痛下决心后,辞职在家生孩子。人生从此发生了重大的转折,我又在家里陪了孩子三年,当了三年的全职妈妈。
参加小女儿幼儿园的亲子运动会
为什么每次生孩子都要在家里做全职妈妈?为什么每次都是三年?
有时候我自己也会这样问。其实当时选择的时候我是没有太多意识的,不知道从出生到3岁之间,母亲陪伴孩子是多么重要。当然,舍弃这么多,周围肯定有不同的声音,我也会承受一些除了育儿之外的压力。
但是,在认识了张老师又听了他的教育理念以后,我才突然意识到,原来我一直在做的,也是一直遭质疑的,其实都是和他所倡导的生命化教育理念相契合的,是做错了无可挽回,做对了惠及孩子一生的。
这是我最大的骄傲。
我的两个女儿:亲亲姐妹情
02
在共识中让家庭教育回归本质
其实,通过努力,我还是有机会重返大学的,但是我放弃了。为什么?这也来自于我在自身经历中,体会到了张文质老师对于生命的悲悯情怀和深刻洞见,真实而温暖,质朴而通透,以及由此而生的他的家庭教育理念,都深深地打动了我。
因为我结婚早,生孩子早,自己还没有成熟就当了妈妈,所以,在真正陪伴孩子的过程中,我经常会感觉焦虑和无助,家庭内部也发生了很多的矛盾,三代同堂问题,亲子关系问题,尤其是夫妻之间的矛盾。
讲讲我自己的小家庭吧。为什么我结婚很早?因为我觉得我老公是这世界上最好的男人,内才外才兼具,有学识又帅气。但是自从生了孩子以后,家庭生活中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。以前两个人的时候,什么都可以做,什么事情都好说。但是有了孩子以后,我们开始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相互指责,会经常会有矛盾一触即发的情况出现,且难以调和,我不知道为此“离家出走”了多少次。
但是我要补充一点,我老公不是属于无知的人士,他也是大学教授,也很优秀。有很多人会说你们俩个人都是高知,孩子一定培养得好,家庭一定很幸福。我还是有虚荣心的,也不好意思跟别人诉苦,实际上我心里一直有个结,我觉得家庭和谐很多时候真的只是你表面上看上去而已,说实话,我能感受到的幸福指数不高,生活品质不高,而且这个育儿的问题会一直缠绕着你,作为父母,无论在哪个阶段都会受困其中。
后来,在我苦苦寻求解决办法时,因机缘巧合,正好碰到了张文质老师,而且有幸受到张老师的亲自点拨,让我深觉受益匪浅。
同时,我也重新定位家庭教育的地位,觉得它比我之前的所学所研都要更重要。
不管是作为家庭还是作为学校,孩子成长过程都需要有基本的生命观,所以我决定从改造自己开始,慢慢去改造我的小家庭,然后分享给更多与我有同样困惑的父母们,呼吁大家重视家庭教育,重视家庭的教育共识。
因为我意识到,我和我老公,算是有较高学历的,又都那么努力,但是却并不能够获得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,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长环境,我们要反思问题出在哪里。我觉得问题就在于我们两个对于教育孩子没有产生共识。两个人都很努力,但是因为方向不一致,不仅教育无效,反而会产生矛盾。
家校共读主题分享
从这里我也思考,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不是同样如此吗?
做父母不容易,学校的老师容易吗?也很辛苦。同为母亲和教师,我对双方的难处都非常了解,可能我们需要做的是,把我们所有的力量都使在一处,来共同帮助孩子成长得更好。
由此,我们想到一个词,叫“共识”。教育之前,我们形成共识,是比我们做其他任何努力都要更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03
用最朴素的方式开展共育活动
所以,我决心加入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工作。现在我主要负责的一项工作,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引导家校共读活动。
为什么要从共读开始呢?
张文质老师说:有了共读才能形成共识,达成共识,才能更好地共育。一个家庭中的成员之间如此,家庭和学校之间也应如此。
家校共读主题分享
家校共读活动的开展,基于张文质老师30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成果。他之前很长时间一直都在研究基础教育,在研究基础教育的时候,他发现孩子很多的问题不是学校教育的问题,而是根源在家庭、在童年。所以他进一步来研究家庭教育。我们现在有很多家庭教育理念都是在家庭范围之内,研究亲子关系。但是我们的家庭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,我们不可能忽略学校力量的影响,不能脱离学校教育来对待家庭教育问题。
也是张老师的观点,一个好的学校一定需要家长的支持。家长不配合,学校没有办法开展工作;家长不了解学校,也没有办法在家里指导孩子获得好的成长,所以说我们必须要跳出家庭来谈家庭教育,要致力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作,致力于家校共育平台的搭建。
家校首先是一个生命共同体,我们共同的目标都是维护、呵护、滋润一个生命的成长,在这个共识基础之上,我们就要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。作为父母而言,其实我们都没有接受过“如何为人父母”的教育,反过来说学校的老师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家庭教育的培训,所以说从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,我们都需要为了孩子一起去学习,进而形成学习共同体。
在清华附小昌平学校发起共读倡议
很多学校和家庭接受了我们的这个提议,全国范围内也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共读活动。在活动开展过程中,确实也有很多人不理解——
这么简单的活动形式到底能够对育儿产生多大的影响?
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堂姐,她是初中文化程度,一个初三孩子的母亲,她就是这么想的——这么读,有用吗?会不会读完,还是老样子?我也不爱读书,还是不要参加了吧。
当然,我的堂姐还是在我的“强迫”下加入了。我把《奶蜜盐》的全部共读音频发给她听,她接收的时候也依然是不屑的。
半年后,她找我说,你发我的音频听了一些,觉得还不错,你给我寄一本《奶蜜盐》过来吧。
我买了一本送她。
又过了一段时间,她打电话给我说,要是早点读,或许我和孩子相处,就没那么多问题了,如果能重新来过,我就不会把孩子丢到外婆家不管了……
再过半年,她告诉我怀了二宝,她要做个对的母亲。
这个故事很简单,但我相信能触动很多人,就像我们简单的共读一样。
张文质老师一直强调,“家庭教育不是去‘教育’,而是去还原,”我们要让家庭教育变得质朴,变回它原来该有的样子,让所有父母有重新审视生命的自觉,有尊重生命的敬畏。这不是我们要的所有结果,但却是最重要的结果——这也是我们开展共读活动的意义所在。
♥
你好,老朋友
Best whishes for you
盟主/李晓霞
全国《奶蜜盐》共读联盟盟主(江湖人称“萌主”),共读活动的发起与总主持人,家校共育活动策划者和组织者,两个娃的母亲。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(音乐学专业),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院课程研发中心主任,“张文质家庭教育指导师”培训项目负责人,《奶蜜盐》实践指导丛书《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秘密》、《做孩子的心灵按摩师》、《温暖的历练与惩罚》系列书籍副主编。2017年跟随张文质从事生命化教育研究与实践,主要研究课题:生命化教育理念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与推广。
奶蜜盐共读联盟│欢迎你的加入
>>>推荐阅读<<<
奶蜜盐共读联盟
共读|共识|共育
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请记得长按二维码关注
扫二维码
加入共读